前言
经常被问clip gain和自动化的区别。区别在于音频路由,话是这么说,但其实对于eq来说可能是没区别的,可是假设你在通道上挂了一个压缩。clip gain控制的是进入压缩前的音量,而自动化控制的是推子的音量也就是压缩后的信号了。
ADR
自动对白替换编辑,简单来说,在表演与拍摄的同时录制的就是同期声。可是同期往往是不能用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嘈杂的现场,拍摄同时难以安排的麦克风位置等等。歌舞电影《雨中曲》中就拍摄了类似的画面,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原本的电影明星女二却因为糟糕的发音,同期录制的内容无法使用。于是就想到让另外一个人在拍摄完成后,与拍摄相同的地点对着画面再录一遍。这就是ADR了。
此外还有一个会大量用到ADR的场景,那就是动画。动画的台词全部都是ADR的。
困难
ADR最重要的自然是对嘴型啦,但是这对于动画却是不足道的,动画完全可以在录制完成后重新画一遍嘴型。对于影片的ADR,嘴型也尽量是配音演员在控制。
于是就来到了第二点真实,怎么样让重新录制得到的声音和原本的声音听感一致成为了极其困难的问题。核心要点是让观众相信ADR后的音频是画面当中的位置的音源发出来的。
如何编辑
因为录音的原因,声音很可能会出现动态特别大的情况,这种时候就可以通过clip gain的手法手动平衡每句话的音量。当然压缩也可以,waves rider也可以,新出现的一系列的插件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使声音稳定”这样的一个要求,所以我们来说点只有clip gain能做的。
人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说的,当然这是中文。可不管什么语言,可以说都是一系列的音节的组合。姑且还是基于中文来研究这个问题。每个字的音频又包含两个部分,能量集中的音头和能量消散的音尾。
提升音头,衰减音尾就可以加重咬字,反之就可以弱化咬字。实际上就是通过clip gain来后期控制咬字吐字和归韵。一句话中有咬字强的部分也有弱的部分,调控这种强弱关系,主要目的仍然在于贴合画面的情感表达。
接着来说声音的定位。回顾一下心理声学的知识,声音在中频的能量会很明显地强调声音的前后位置。此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高频由在反射时容易被吸收,所以有距离的声音会更加的沉闷和平缓。通过eq的手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声音的位置。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新玩意,通过杜比全景声的方式做声音定位。实际上这样就更加的麻烦了,但是个折腾的好玩具。